网友朋友们好,欢迎来到 “保哥有话说” 栏目。今天,我们要为一位如焦裕禄般心怀百姓、坚守初心的好干部 —— 杨正超,送上最诚挚的点赞!
中央第五巡视组组长杨正超,身上闪耀着诸多沉甸甸的荣誉:“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标兵”“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 走进他的办公室,三面墙上悬挂的 40 多面百姓赠送的锦旗,更是这份荣誉最生动的注脚。每一面锦旗背后,都藏着他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故事;每一项荣誉之下,都凝聚着他对纪检事业的赤诚坚守,让人见之肃然起敬。
回溯杨正超的工作历程,他的担当与作为始终清晰可见。2015 年后,他曾在两轮中央巡视中担任组长,先后对中信集团、中投公司、四川省等单位开展巡视,以严谨细致的态度筑牢监督防线;2017 年 6 月,他在《中国纪检监察报》发表《两学一做 重拾自信》一文,袒露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心路历程,字里行间满是对这份事业的热爱与执着。
为何杨正超能 “走到哪里,哪里就掀起廉政风暴;走到哪里,哪里的群众就说共产党好”?答案藏在他的三重坚守里:一是对党的纪检事业的无限忠诚,将维护党纪国法视作最高使命;二是对人民群众的无比热爱,始终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三是对自身品行的严格要求,以 “打铁必须自身硬” 的自觉筑牢廉洁防线。正是这三重坚守,“铸造” 出他的铮铮铁骨与大无畏精神,成为全国纪检干部的标杆。
纪检工作,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 “闸门”。这份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落地生根,关系到国家政令能否畅通,更关系到党的组织纯洁与生死存亡。身处反腐败斗争的风口浪尖,纪检监察干部每天都面临着多重考验:要冲破人情关、说情风、关系网的阻碍,要顶住腐败分子的对抗、金钱诱惑与恐吓威胁。但真正的纪检人,总能如杨正超一般 —— 面对腐败分子,拍案而起、毫不退缩,秉持 “事实查不清不罢休、问题处理不到位不罢休” 的韧劲;面对人民群众,始终情系于民,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用实际行动守护群众的切身利益。
不可否认,近年来个别地方和部门曾出现纪检干部腐败现象,最终酿成局部领域的大面积腐败。深究根源,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这些干部丢失了责任意识、放弃了自律精神、丢掉了自戒品格。“己不正,焉能正人?” 而杨正超从事纪检工作 21 年,始终坚守清正廉洁、一尘不染,用行动诠释了 “纪检人” 的本色。
他对亲属的要求,严到 “不近人情”:4 个侄儿侄女先后下岗,他从不用职权为任何人安排工作,只淡淡一句 “职工下岗不是只有我们一家,我不能搞特殊”;除一位妹夫是干部外,其他亲属均是普通工人农民,从未借他的身份谋取半点特殊待遇。每逢过年,他总会锁上家门、关掉手机,躲开繁杂应酬,回到老家陪老母亲安安静静过节,弥补平日对家人的亏欠;下乡调研时,他坚持轻车简从,从不提前打招呼、不惊动地方领导,到了饭点就去乡食堂,没饭就继续赶路,不给基层添一丝麻烦。 新时代的反腐倡廉事业,迫切需要杨正超这样的英模精神注入动力。他的事迹,集中体现了 “认真履行党章赋予的神圣职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 的核心要义。对广大干部而言,学习杨正超,就是要学习他忠诚于党、热爱事业的奉献精神,把工作当成使命而非任务;学习他心系百姓、服务人民的为民精神,始终与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学习他坚持原则、疾恶如仇、敢于碰硬的斗争精神,在歪风邪气面前不妥协、不让步;学习他严于律己、廉洁从政的清廉精神,守好内心的 “底线” 与 “红线”。
唯有以英模为镜、向先进看齐,我们才能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经得住时间与人民的检验,推动反腐倡廉事业不断向前,让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扎根在群众心中!
整理撰稿:张子保
浙江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