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又玩出新花样了。
说要办国际比赛,可自己一分钱都不打算花,场地、灯光、酒店、伙食,全都丢给承办城市。
还开出一堆要求,什么星级酒店、健身房、特殊餐饮、安保隔离,样样都不能差。
这操作,真不怕让人说闲话?
自己成绩一般,却开口闭口“邀请全世界”,还规定得明明白白——8月6号前,想承办的地方得把资料全递齐,盖章、表格一样不能少。
都说请客吃饭要主人买单,国足这请客请得像点外卖,自己坐着数钱,别人忙前忙后还得赔笑脸。
真是看得人忍不住想笑。
说到底,国足最近的日子也不太好过。
去年一年,换了15个主帅,眼下连主教练还是临时工,随时可能又换人。
东窗事发后,专家组都不愿再背锅,怕再背一次被人指指点点。
曾经对印尼输了个底朝天,大伙在网上骂得那叫一个痛快。
连自家媒体都看不下去,出来替国足说话,劝大家嘴下留情。
可这不是嘴下留情就能解决的。
成绩上不去,球迷的心气也快掉光了。
9月原本的赛事安排都取消,10月、11月的比赛窗口还在硬撑着。
现在,足协说要“多点开花”,把U22、U18小队全拉出来,10月、11月连着安排四国邀请赛。
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
但实际上一细琢磨,还是靠数量“刷存在”。
想靠比赛把节奏带起来?
难!
再看看这回的申办流程。
跟办全国两会似的,层层审批,一级一级把关。
城市得先表态,政府、体育局都得盖章,材料全了才行。
评估还没完,等材料过了,足协还要实地考察。
场地、交通、酒店、训练基地,什么都得过关。
就差没查你家厨房油烟机了。
到最后,广告、门票、转播,这些能赚点钱的,全让足协拿走了。
承办城市啥也没剩下,连个水花都没溅起来。
有人吐槽,说这不是合作,是“出钱买吆喝”。
更有点像小时候“我出题你答题,答错了还得罚站”。
很多城市体育局的人私下发牢骚,说要求这么多,球却踢得那么差,真是性价比太低。
你说这是提升城市形象的机会吧,可一想花那么多钱,不放心。
担心最后还得被人骂“接盘侠”。
反正谁也不傻,碰到这种买卖都得掂量掂量。
再说回来,看看足协这几年的表现。
主帅换得像走马灯,球员没信心,球迷更是提不起精神。
说要改革,可每次一改革就是换人,这治标不治本。
成绩上不去,口碑掉到底。
要说现在这步棋,是在自救呢,还是瞎折腾?
外面都在猜。
还有人觉得,这种操作是“空手套白狼”。
自己啥都不出,要求一大堆。
就像去饭馆吃饭,不带钱包,还要点最贵的菜。
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当然,这话说得重了点。
但事实就是让人觉得别扭。
细细想来,承办城市也是难做。
要钱要力要场地,最后啥都归足协。
要说能借机提升知名度,吸引点投资,万一办砸了,还得被拉出来背锅。
谁都知道,这世上没免费的午餐。
赔本赚吆喝,谁愿意?
大多数城市现在都在观望,没人敢第一个冲上去。
有专家还特意比了比,说人家国际赛事,主办方和承办城市是互惠互利。
你出钱我出力,大家都有好处。
这么搞,全成了单向输出。
谁还乐意干?
坊间传闻,有地方领导本来挺感兴趣,仔细一看细则,直接劝退。
怕的是到头来,力气花了,成绩不见涨,反倒成了笑柄。
还有网友调侃,说国足这就是“自我感动”,自家孩子过家家,玩得挺嗨。
真以为外面的人都傻?
不少人问,国足这底气到底是哪来的?
自家成绩一塌糊涂,世界排名百名开外。
请的都是亚洲三流球队,想靠赛程密集拉升影响,怕是“自娱自乐”多。
再说了,请来的队伍有分量吗?
广告能卖掉吗?
票房能有几成?
这些都是未知数。
说白了,排场是有了,内容打了对折。
有网友说得妙:中国足球最不缺的就是仪式感,最缺的是真本事。
安排得井井有条,考核到每一个细节,可上场一踢,啥都原形毕露。
说句不好听的,比赛还没开始,先把人心打散了。
谁还信你能带动中国足球复苏?
再聊聊赛事本身。
足协拉上U系列队伍,号称要“多点开花”。
其实说到底,还是想多造点声势。
可比赛多了,观众未必会买账。
光靠赛程密集不能治本。
没点真东西,谁会一直掏钱捧场?
总不能看热闹看一辈子吧。
很多人心里有数,这种全程甩锅的操作,以前就见过。
奥运会、亚洲杯,都是政府主导、市场助推。
有资源有影响力,地方才抢着办。
这回国足,既没品牌号召力,也没成熟市场,全靠行政推动。
真要有人接盘,也是看在面子上。
长远看,还是得靠市场化。
把广告、门票、转播这些利益分出去,大家才有动力。
否则,谁接都亏本。
现在,网友们都在盯着。
吐槽声浪一波接一波。
有人说,国足甩手掌柜,让地方买单买到手软,跟中彩票一样难。
还有人劝,别总想着“搭台唱戏”,自己出点钱不丢人。
更有人建议,直接市场化,谁有本事谁来接,别再搞纸面文章。
也有一部分人觉得,承办赛事也许能借机发展体育文化,提升一点点知名度。
这话说得没错,但要看成本和回报。
国足现在的吸金力,有没有底气当“金字招牌”?
没人敢打包票。
到最后,还是要有人出来为这场“豪赌”埋单。
不少体育产业专家也感叹,这种玩法不是长远之计。
主办和承办得形成利益共同体,赛事才有生命力。
单靠“喊口号”,球迷只会越来越冷漠。
说实话,这回国足玩得确实大胆。
敢开天价要求,敢让别人为自己买单,脸皮是真厚。
可真要有球队愿意来,能不能玩得下去?
球迷会不会买单?
城市会不会主动报名?
这些问题,现在谁也答不上来。
想想,球场上要拼实力,场下同样讲规则和情理。
你要人家出钱出力,自己也得多出点诚意。
光靠高标准严要求,别人凭什么给你买单?
你说是吧?
有时候想想,国足这波操作像不像小时候班里那个总想当班长却从不做作业的同学?
嘴上全是道理,实际啥也没干。
到头来,还想让别人为自己拍手叫好,难!
所以,真心劝一句,别再靠“自我感动”过日子了。
想让城市愿意接盘,想让球迷真心支持,还是得拿出点真东西。
比赛踢得漂亮,态度摆得端正,别人才不会把这场戏当成笑话。
最后,一个简单问题留给大家:国足这套“请客不买单”的操作,真能换来世界强队和球迷的热情吗?
还是又一次“自娱自乐”的把戏?
谁愿意为这场闹剧买单?
评论区,等你来说说看法吧!
浙江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