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Germany)位于中欧,是欧盟人口最多的重要成员国。2024 年 GDP 约为 4.305 万亿欧元,2025 年人口约 8358 万,官方语言为德语,货币为欧元。作为以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和完备劳动保障著称的国家,德国劳动法规体系成熟,雇员权益受多重法律紧密保护,是众多企业与求职者关注的重点市场。
01 雇佣合同:多层法律保障,试用期有特殊规则
德国劳动关系由多层法律体系共同构建,核心包括《民法典》(BGB)、《解雇保护法》(KSchG),此外还有集体协议(Tarifverträge)、企业委员会协议(Betriebsvereinbarungen)及判例法作为补充。从实操角度,雇佣合同建议以书面形式订立,需明确工作内容、薪资标准、工作时长、休假权益、社会保险等关键条款,避免后续纠纷,充分保障双方权益。
关于试用期,法律并未规定统一的时间上限,具体时长通常由雇佣合同或行业集体协议确定。不过试用期内的通知期有明确简化规则:双方若需终止雇佣关系,提前 2 周通知即可;试用期结束后,通知期将根据员工的实际工龄,适用法定的梯度标准。
02 工作时间及加班:严格限制时长,休息权益有保障
德国对工作时间的规定细致且严格,核心规则围绕 “保障员工健康、平衡工作与生活” 展开:
标准工作时间为每周 40 小时,通常按每日 8 小时、每周 5 天的模式执行,这是法定的基础工时标准。加班限制方面,每日加班时长最多不超过 2 小时,且每周总工时(含加班)不得超过 48 小时;超时加班的部分,雇主需向员工支付加班费,或与员工协商安排调休补偿。
最长每日工作时长常规不得超过 8 小时,仅在特殊情况下可放宽至 10 小时,但需通过后续工时调整,在一定周期内将日均工时拉回 8 小时标准。休息时间的规定同样明确:员工连续工作 6 小时,需享有 30 分钟休息;连续工作 9 小时,则需 45 分钟休息。
针对夜班工作(时间范围为 22:00 - 次日 6:00),员工可享受额外的薪资补贴,同时还能获得特殊的劳动保护措施;工作与休息间隔方面,每天工作结束后,员工需享有至少 11 小时的连续休息时间,确保充分恢复精力。此外,周末工作一般被禁止,仅在特殊行业或紧急情况下可例外,此时雇主需通过加班费或调休的方式,对员工的额外劳动进行补偿。
03 公共假期:全国统一节日,部分与宗教相关
德国设有多个全国统一的公共假期,具体日期会因宗教历法略有调整,2025 年主要节日如下:
1 月 1 日为元旦(New Year's Day);4 月 18 日是耶稣受难日(Good Friday),4 月 20 日为复活节(Easter Sunday),4 月 21 日为复活节星期一(Easter Monday);5 月 1 日是劳动节(Labour Day);5 月 29 日为耶稣升天日(Whit Monday);6 月 9 日是圣灵降临节;10 月 3 日为德国统一日(German Unity Day),是纪念国家统一的重要节日;12 月 25 日为圣诞节(Christmas Day),12 月 26 日为圣诞节第二天(Second Day of Christmas)。
04 社会保险与税收:双方共同分担,体系覆盖全面
德国的社会保险系统堪称 “高保障” 典范,缴费责任由雇主与雇员共同承担,核心包含五大保险类型,具体缴费规则与分工如下:
养老保险(Pension):雇主与雇员各按 9.3% 的比例缴纳,缴费设有上限 —— 德国西部地区年缴费上限为 90600 欧元,东部地区为 89400 欧元,超出上限的薪资部分无需缴纳。
健康保险(Health):基础缴费比例为雇主、雇员各 7.3%,合计 14.6%;此外,雇员需全额承担平均 2.5% 的健康保险附加费,这部分由雇主从工资中代扣。
长期护理保险(Nursing):雇主固定按 1.8% 的比例缴纳,雇员缴费比例则根据是否有子女调整,范围在 1.8%-2.4% 之间,无子女的雇员缴费比例更高,以此保障长期护理服务的资金需求。
失业保险(Unemployment):雇主与雇员各缴纳 1.3%,总缴费率为 2.6%,资金用于员工失业后的基本生活保障。
工伤保险(Accident):由雇主全额承担,缴费比例约 1.3%,具体比例会根据行业的风险等级分类调整;此外,雇主还需缴纳约 0.06% 的工资保障基金(Insolvency),用于企业破产时保障员工工资的支付。
除社会保险外,雇主还需为员工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团结附加税(税率 5.5%)及教会税(税率 8%-9%,仅适用于登记教徒)。整体来看,雇主的社会保险总负担约为员工工资的 21%,雇员的负担约为 19%。
05 法定休假:年假病假有底线,产假育儿假福利优
德国的法定休假体系充分考虑员工的不同需求,各类假期的保障力度突出:
年假方面,法定最低标准为每年 20 个工作日(以每周工作 5 天计算);在实际执行中,多数企业会将年假延长至 25-30 天;对于严重残疾的员工,还会额外增加 5 天年假,体现对特殊群体的关怀。
病假的薪资支付分阶段执行:在每次病痛期间,雇主需支付前 6 周的全额工资;6 周后,由健康保险机构支付约 70% 的工资(且不超过员工净工资的 90%),这种保障最长可延续 3 年,累计最多 78 周。
产假的时长为 14 周,具体分为产前 6 周和产后 8 周;若为多胞胎分娩或早产,产后假期可延长至 12 周;产假期间,员工可享受全额薪资,同时享有法定的解雇保护,雇主不得在此期间终止雇佣关系。
育儿假则为父母提供了灵活的照顾子女时间:父母双方各自可最多休至孩子 3 岁,累计育儿假时长可达 36 个月;休假期间,父母可申请领取育儿金(Elterngeld),最长可领取 14 个月,缓解因休假带来的经济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自 2025 年 6 月起,德国新增流产保护假:若怀孕 13-16 周发生流产,员工可享有 2 周带薪休息;怀孕 17-19 周流产,带薪休息时长为 6 周;怀孕 20-23 周流产,带薪休息时长为 8 周;这部分假期的薪资由雇主全额支付,后续雇主可向社保机构申请补偿。
06 薪资与支付:法定最低工资兜底,支付方式规范
德国设有全国统一的法定最低工资标准,2025 年的标准为 12.82 欧元 / 小时,该标准适用于所有年满 18 岁的员工,无论全职、兼职还是临时工均需遵守;部分特殊岗位若有行业集体协议约定,薪资标准可能会高于法定最低工资,具体以协议为准。
对于试用期员工,薪资待遇可能享有例外安排,具体需依据雇佣合同或相关法律规定执行,但即便如此,也需保障基本权益。在工资支付方式上,德国普遍采用按月支付的模式,通过银行转账直接发放至员工账户,同时雇主需向员工提供详细的工资单,列明收入明细、扣除项目等信息,确保薪资透明。
07 解雇与赔偿:程序严格,通知期随工龄梯度调整
德国对解雇的规定极为严格,雇主需遵循法定条件与程序,核心规则如下:
通知期:按工龄梯度递增,员工辞职有统一标准
雇主的解雇通知期与员工的服务年限直接挂钩,呈现明确的梯度:试用期内(≤6 个月),通知期为 2 周(可截止至当月月中或月末);服务年限≥6 个月且<2 年,通知期 4 周;≥2 年且<5 年,通知期 1 个月;≥5 年且<8 年,通知期 2 个月;≥8 年且<10 年,通知期 3 个月;≥10 年且<12 年,通知期 4 个月;≥12 年且<15 年,通知期 5 个月;≥15 年且<20 年,通知期 6 个月;≥20 年,通知期 7 个月。此外,若雇佣合同或集体协议有约定,通知期可长于法定标准。而员工辞职的通知期则有统一最低标准 —— 无论工龄长短,提前 4 周通知即可,无需随工龄延长。
解雇条件与程序:需有正当理由,特殊人群受保护
雇主解雇员工必须具备 “社会正当理由”,常见理由包括员工绩效不达标、严重违纪,或企业因经营调整需要裁员;不得无理由随意解雇。若企业涉及裁员,需执行 “社会甄选”(Sozialauswahl)原则,优先保护年龄较大、工龄较长、家庭负担较重(如抚养子女、赡养老人)的员工。
若企业设有企业委员会(Works Council),雇主在解雇前需提前与委员会协商,并获取其书面意见;对于孕妇、处于育儿假中的员工、企业委员会成员等特殊人群,法律还赋予了额外的解雇保护,雇主不得轻易解雇。
替代通知与遣散费:无强制要求,多通过协议约定
德国法律并未规定雇主必须支付遣散费,但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常通过 “社会方案”(Sozialplan)或与员工协商的方式提供补偿。补偿标准通常为每服务 1 年支付半个月工资,部分情况下也可协商为每服务 1 年支付 1 个月工资;若双方通过法庭协议(Aufhebungsvertrag)解除劳动合同,遣散补偿的金额也可通过协商确定。
若员工认为解雇非法,可向劳动法院提起上诉;法院经审理后,若裁定解雇非法,可判令雇主恢复员工职位,或要求雇主向员工支付相应的赔偿。
浙江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